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是我国哲学学科的重要学术机构和研究中心。其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哲学研究所。历任所长为潘梓年、许立群、邢贲思、汝信(兼)、陈筠泉、李景源、谢地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没有专门的哲学研究机构。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 <详情>
哲学专业书库的前身是哲学研究所图书馆,与哲学研究所同时成立于1955年。1994年底,院所图书馆合并之后将其划为哲学所自管库,从此只保留图书借阅流通业务,不再购进新书。
2009年1月16日,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哲学专业书库正式挂牌。
<详情>蔡俊生著《文化模式解——西方文化模式、俄罗斯文化模式和伊斯兰文化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 这本书系统阐述了“文化模式”概念及其相关范畴,并对三种文化模式进行了深入考察。该书认为,文化模式是由基本行为规范与行为规范运作模式相结合组成的,是所在文化共同体的本质属性、特殊本质。这种特殊本质蕴含在文化共同体的每一个文化单元(社会单位)之中,规定着该文化共同体全部“统一的特殊性”,规定着该文化共同体特定的历史走向。书中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对西方文化、俄罗斯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理论的和实证的综合性考察之中,解析、概括出它们各自特有的文化模式,使这些大型文化群体展现出通透明澈、易于理解和把握的全新面貌。
此书在方法论上为认识历史、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蔡俊生,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专业方向文化学、哲学人类学。1939年生,河北井陉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1986—1987年在苏联进修文化学。主要著作和译著有:专著《文化论》(主著)、《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文明的跃升——社会信息的形成和发展》,译著《婚姻和家庭的起源》、《原始社会史》,学术论文《论群婚》、《人类思维的发生和幻想思维形式》、《文化和文化的社会价值》、《文化产品商品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文化模式与文化交往》,文集《追寻远古释秘现代——人类学文化学论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编:100732
电话:(010)85195506
传真:(010)65137826
E-mail:philosophy@cass.org.cn
蔡俊生著《文化模式解——西方文化模式、俄罗斯文化模式和伊斯兰文化模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10月出版。
内容简介 这本书系统阐述了“文化模式”概念及其相关范畴,并对三种文化模式进行了深入考察。该书认为,文化模式是由基本行为规范与行为规范运作模式相结合组成的,是所在文化共同体的本质属性、特殊本质。这种特殊本质蕴含在文化共同体的每一个文化单元(社会单位)之中,规定着该文化共同体全部“统一的特殊性”,规定着该文化共同体特定的历史走向。书中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对西方文化、俄罗斯文化、伊斯兰文化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理论的和实证的综合性考察之中,解析、概括出它们各自特有的文化模式,使这些大型文化群体展现出通透明澈、易于理解和把握的全新面貌。
此书在方法论上为认识历史、认识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 蔡俊生,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专业方向文化学、哲学人类学。1939年生,河北井陉人。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本科。同年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1986—1987年在苏联进修文化学。主要著作和译著有:专著《文化论》(主著)、《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文明的跃升——社会信息的形成和发展》,译著《婚姻和家庭的起源》、《原始社会史》,学术论文《论群婚》、《人类思维的发生和幻想思维形式》、《文化和文化的社会价值》、《文化产品商品化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文化模式与文化交往》,文集《追寻远古释秘现代——人类学文化学论集》。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版权所有